今年初以來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,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加劇,多邊貿易體制受阻,關稅壁壘增多,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,對國際經濟循環造成阻礙。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,影響全球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,加劇國際市場波動風險。
從國內看,面對外部沖擊影響加大、內部困難挑戰疊加的復雜局面,國家強調逆周期調節,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,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,生產需求平穩增長,就業形勢總體穩定,新動能積聚成長,國民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,延續向新向好的發展態勢。
在外部沖擊與國內政策托底的相互交織下,鋼鐵市場信心頻繁波動,疊加下游需求不足、供給端仍呈高位、成本端波動下移等影響,國內鋼材價格仍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。據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5月20日,蘭格鋼鐵全國鋼材綜合價格均值為3624元/噸,同比下跌501元/噸,跌幅為12.1%。
筆者分析認為,造成今年初以來國內鋼鐵市場價格下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一是下游需求有所不足。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測算,今年1月—4月份,全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3.05億噸,同比下降1.5%。據調研,建筑鋼材的成交量仍低于上年同期,也從另一個數據角度反映房地產拖累用鋼需求仍在延續,建筑鋼材市場需求仍有不足的現狀。截至5月20日,蘭格鋼鐵網統計的全國20個重點城市建筑鋼材日均成交量為10.63萬噸,同比減少1.70萬噸,同比下降13.8%。
從板材成交來看,今年初以來由于貿易摩擦增加,國內出口企業在關稅實施前搶出口,板材成交保持相對韌性,熱卷出貨量同比小幅下降,而中厚板出貨量有所上升。截至2025年5月20日,蘭格鋼鐵網統計的全國重點城市熱軋卷板日均出貨量為3.80萬噸,同比減少0.13萬噸,同比下降3.3%;全國重點城市中厚板日均出貨量為5.02萬噸,同比增加0.18萬噸,同比增長3.7%。
二是成本端波動下移,對市場支撐作用有所減弱。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5月20日,日照港61.5%PB粉均價為780元/噸,同比下跌130元/噸,同比下跌14.3%;唐山二級冶金焦均價為1343元/噸,同比下跌653元/噸,同比下跌32.7%;唐山重廢均價為2315元/噸,較去年同期下跌340元/噸,同比下跌12.8%。由于原料價格下降,成本端同比下降明顯。據測算,普通方坯成本同比下降459元/噸。
三是供給端仍呈現高位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1月—4月份,我國粗鋼產量為3.45億噸,同比增長0.4%;鋼材產量為4.80億噸,同比增長6.0%。分鋼材品種來看,除了鋼筋產量同比下降0.9%外,其他品種產量同比均有3.3%~8.3%的增長,供應端的增長也對鋼材市場形成壓力。
當前,“搶出口效應”短期內仍有成效,鋼材出口呈現明顯增長態勢,緩解國內需求不足的壓力。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1月—4月份,我國共計出口鋼材3789.1萬噸,同比增長8.2%;但鋼鐵行業出口訂單指數在收縮區間繼續回落,貿易保護勢頭加劇,貿易救濟調查關稅也在逐步落地實施,將對后期鋼材出口形成較大抑制。
從剛剛公布的宏觀數據來看,4月份,工業增加值增速較3月份回落1.6個百分點。1月—4月份,房地產累計同比降速較1月—3月份擴大0.4個百分點,而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較1月—3月份下滑0.3個百分點,使得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也呈現下滑0.2個百分點的局面;反映國內鋼材需求的穩定性仍有所不足,疊加南方高溫多雨季節到來,市場供需矛盾將有所顯現,在目前中美關稅戰緩和的情況下,鋼材市場在短期反彈后仍面臨回調壓力。
今年初以來,鋼鐵行業仍處于“供強需弱”的困局之中,市場震蕩下行,企業效益相對薄弱。長期來看,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及市場穩定仍取決于供需關系平衡;目前我國穩經濟存量和增量政策不斷出臺落地,但全球經濟和貿易環境仍有較大不確定性,疊加部分下游行業需求不足,鋼鐵行業仍存在很大的風險和挑戰。
在此形勢下,鋼鐵企業應實施精準產能調控,建立動態供需匹配機制,通過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實現柔性化生產。在“雙碳”目標引領下,重點布局氫能煉鋼、短流程冶煉等綠色技術突破,加速高端特種鋼材的研發應用。建議構建“三化協同”發展模式,即以工藝革新推動綠色化轉型、以產品升級帶動高端化發展、以數字賦能實現智能化運營,通過實施“產能做減法、價值做加法”的“減量提質”戰略發展路徑,方能在復雜經濟形勢下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,獲得可持續發展空間。(王國清(作者系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)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