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樊三彩)5月27日,生態環境部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,生態環境部目前已經升級了焦化、煤礦、石化、化工等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,通過標準更新牽引相關行業改進技術工藝,更新生產設備和污染治理設施。下一步,生態環境部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和“兩新”(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)的決策部署,加快推動排放標準制(修)訂工作。
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趙柯介紹,生態環境部主要開展了3項工作。一是全面梳理,穩步更新。對180項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了全面梳理、逐項分析,制定工作方案,提出制(修)訂90項標準工作任務。目前已經發布20項,還有10項已經進入行政審查階段。二是突出重點,狠抓落實。2024年4月份,七部門印發了《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》,生態環境部2024年—2025年重點推進的12項標準(不含修改單)已經納入該方案。截至目前,12項標準已經發布了7項。三是精準治污,優化升級。目前已經修訂完成了農藥、淀粉、酵母、檸檬酸等行業的水污染排放標準,完善了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、核設施退役廠址風險管控等標準,促進放射性物質全鏈條安全水平的提升。
趙柯表示,下一步,在大氣污染物方面,要制(修)訂鉛鋅、水泥、耐火材料等固定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,還有機動車、摩托車、船舶等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。“通過這些排放標準的制(修)訂,加強重點行業關鍵環節管控,促進相關行業生產設備和治污設施的迭代升級,推動產業綠色發展轉型。”他說。